close

Jan 18, 2010



第二代小太陽-讓孩子學會能幹


文/林瑋 圖/林芬名




八歲孩子寫「我長大了」
  每天看一百多篇小朋友的作文,發現二三年級小朋友寫「我長大了」這個主題,寫得最可愛。有的小朋友藉由第三者的觀察,從以前不會洗碗,但現在吃完飯後會主動把碗洗乾淨放在碗籃裡,奶奶看到稱讚他長大了。有的小朋友從生活中的事物,包括衣服變小、鞋子穿不下、食量變大、會按洗衣機幫全家洗衣服等等,來證明自己長大了。從「接受別人照顧」到「有能力照顧別人」的覺察,使小朋友欣喜,感受到長大的喜悅。這就是大人常跟孩子說的,長大要變得「懂事」,要自己動手把事情做好,不能凡事依賴別人。想讓孩子學會獨立,變得自動自發,大人要先懂得「放手」,讓孩子在嘗試錯誤中學習,孩子在犯錯中獲得大人的原諒和包容,才能學會跌倒再爬起!



  大一點的小朋友對自己「長大」的觀察,比較會從其他的角度來描述,例如牆壁上的磁磚高度,以前量的時候只有三四塊磁磚,現在不用踮起腳尖就能超過第五塊了。小朋友都愛騎腳踏車,以前跨不上哥哥的大腳踏車,現在卻能輕輕鬆鬆就騎著奔馳而去。對生活觀察更深入的孩子,開始感嘆「時光匆匆」,例如以前可以盡情遊戲,還可以一直看電視、看漫畫,現在有忙不完的功課、上不完的才藝課;才藝課的內容也變得比較難,回來還需要再練習。大部分孩子還懂得因為學習好一段時間,動不動就放棄實在可惜,因而鼓勵自己要勤練習以獲得好成績。這也表示他對較具難度的知識性學習發生興趣,並且可以從中獲得樂趣。

培養「完成力」
  不管是小至把毛巾擰乾、動手把襪子洗乾淨晾起來,或是在學習才藝的過程中勤勞練習,觀察重點都在於能不能把事情一項一項徹底完成。

  孩子吃東西時打翻東西,有的爸媽看見的是「失敗」,內心譴責孩子不夠仔細、只會闖禍,耐性不夠之下破口大駡。有的是杞人憂天,從打翻東西、打破杯子,延伸到擔心孩子二十年後,必定是個粗心大意、做不好事情的人。「打翻東西」這件事,在打翻的這一刻事情並沒結束,如果孩子懂得立刻去收拾,撿起掉地的東西丟進垃圾桶、拿起?布把地擦乾淨,我覺得這個孩子不但有能力處理事情,而且還能「從頭到尾」把事情處理好。何必因為看見一地的湯湯水水,讓克制不了的怒氣,嚇阻孩子培養「完成能力」的好機會。


能幹的孩子
  回頭看看孩子心目中對「長大」的想法,不外乎能做好事情、對家庭有貢獻、對學習負責任。過程中偶有小瑕疵,家長多點耐性來包容又何妨。

  我在英國倫敦旅遊的時候,在火車上看到一幕可愛的景象:在六個人對坐的小區塊裡,一個年輕媽媽拿著學習雜誌在和大約五歲的褐髮小女孩說故事,小女孩聽得入神,肢體隨著開心的情緒不時扭動,一不留神把袋子撥到地上,零零碎碎的東西撒了一地。年輕媽媽沒發脾氣,向火車同區座的人說「sorry」,鼓勵孩子趕快去撿起來,小女孩也說「sorry」,蹲著、趴在地上把東西撿回來,媽媽接過來摸摸她的頭,繼續摟她過來說故事。

  我喜歡這種和諧的景象,對小女孩俐落的身影印象也很深,「能幹」是需要學習的,生活中的體驗越多,孩子會越有能力。



本文轉載自2010一月藝類月刊  http://www.jpg.org.tw/article/index.html#3



 


 


 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y & Caill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