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ly 14, 2010
「左營眷村文化館」
關於光陰的故事—眷村生活故事展
展覽時間:2010.05.04~2011.04.08
眷村,曾經承載著逾百萬人民的夢想與未來,這些人民在經過歲月的侵蝕後,選擇落地生根,把台灣當作自己的家,並對台灣具有相當的影響力。在經歷六十年的歷史板塊遷移後,眷村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的逐漸拆遷………
左營眷村文化館
在內惟自強新村住了八個年頭才搬離的Mommy應該也算個眷村人吧,至少對眷村文化可是一點兒都不陌生,還沾的上邊吧~~
趁著回阿嬤家度假時,可以帶她老人家一起去回味一下順道出去走走。
早上邀了阿嬤,無奈她約了牙醫無法前行,好吧,那我們先去探路好了。
左營古蹟—舊城城牆
眷村文化館藏身在一座生態豐富的林蔭中,就在蓮池潭龍虎塔旁不遠處,還挺好找的,最遜的方式就是沿著這古蹟—舊城城牆走到底就對了。
一進館內立即映入眼簾的就是這些往事只能回味的「古董」~~
Mommy唸的是光榮非海強,但當時幼稚園的制服如出一轍都一個樣。好懷念喔~
唱盤讓我想起親愛的爺爺跟那台誇張的的酒櫃+收音唱盤機合體,很奇怪,聽不懂台語的他不知上哪兒弄來一堆黑膠唱片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『青春鼓王』。
這台電視不稀奇,小時咱家算是很早就有電視機的「大戶」,那台電視還是有門可開關的哩,阿嬤為防止我們偷看電視平時還會用鑰匙將其鎖起來,真狠。
更離譜的是每回晚間飯後,住對面「閩南社區」的婆婆媽媽們就會自動到家裡集合,等待阿嬤將「電視門」打開好看連續劇~~
廚房裡的飯菜香
又是另一個勾起回憶的角落,這裡陳列擺設彷彿就是小時家裡廚房的重現~~
「舊式電磁爐」(右上) —除了可用來煮東西外,Mommy認為最大的功能就是「烤魷魚」,又快又特別有味道~~
「碗櫃」(下左) —以前的廚房檯面都是水泥砌的,哪來整套的流理台/櫃,所以碗盤都得放在這紗窗櫃裡。嘿嘿~~ 阿祖家還有一個這樣的古董,還在用才厲害哩~
「米桶」(下中)—別懷疑!這就是眷村人專用的米桶!Why?嘻嘻~~ 因為它是『砲彈裝置桶』來的~~
麻將桌
要說到眷村文化,我想這麻將桌應該最經典最具代表性了。在眷村,哪戶人家不打麻將?咱家雖沒,但爺爺幾乎每個星期都騎著「鐵馬」載著Mommy跟舅舅上自勉新村朋友家摸它個不只八圈才肯回來。
光陰的故事
眷村光陰的故事我想大概也只有四、五年級生才會有所感觸吧~~
十年河東、十年河西,曾幾何時,孩提時的日用品現已成了展示品……
唉~~ 不服老都不行了~~
家書
當年未通郵時,爺爺跟家鄉親人連絡時,怕阿嬤知道還得偷偷摸摸的將信寄到美國親戚那兒,然後再轉寄回山東老家,很是辛苦。
待通郵後,這份寫家書的差事就落到Mommy身上了,因此對展出信件中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牽掛與思念一點都不陌生。
裝在那箱裡的記憶
當年遷台的長輩們,手上一只老皮箱,皮箱裡幾件衣物,說是先到台灣躲一躲,而這一躲竟是六十年的光景,當年來台的那只老皮箱成了對家鄉僅有的依戀……
看到這些皮箱時真的止不住對爺爺的思念……
十年前爺爺走時,不想阿嬤睹物思人只好處理掉那只頗具歷史意義的老皮箱,早知道就留下來捐給文化館,可以讓爺爺的故事延續下去。
軍人角色扮演
文化館在這個角落放置了各式男女軍服,提供參觀民眾拍照用。至於各位看倌是要穿來拍大頭貼,還是要用自己的相機拍寫真,悉聽尊便、任君挑選。
因為衣服太~大~了,咱們就只能勉強戴個帽子、裝個樣子過過乾癮囉~~
拍出新玩意兒
跟服務台登記Mommy的資料後,就可拿號碼牌來拍大頭貼囉,YA!
只限一次,但有佛心來著的志工媽媽讓我們用Caillou的名字再登記一次多拍了一回。Believe it or not~ 這可是我們生平第一次拍這玩意兒耶,真是老土。
今天來到左營眷村文化館,Mommy對館內的每樣展示品都超有FU/Feel~
真的好懷念住眷村那段時光喔~~ 更懷念有爺爺的日子~~
跟Caillou一一解說每樣Mommy用過的東西,只見這二愣子似懂非懂~~ 算了!
今天來這裡:停車—免錢、入館—免門票、拍大頭貼—免費送給你、冷氣—免付費,一路吹到SONG (爽)!所以哩~ 一定要再找個時間帶阿嬤過來找感覺~~
光陰的故事—張艾嘉
本文由May Sun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
留言列表